王兆祥(與談人):因為我自己本身在工業自動化、AI這些待了一段時間。首先,第一個問題,未來世代AI和5G應該怎麼做漂亮的整合呢?像是微軟或是華碩等公司是怎麼去思考在下一代要怎麼去推動這樣的整合?
葉怡君:以我自己為例,我負責華碩的案子。所以這幾年也在思考這樣的問題,到底怎麼創造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力。我發現要把硬體公司轉成軟體公司都有掙扎,我們都必須讓客戶了解到底要賣什麼東西。
第一個要先知道你的優點是什麼?且要從你的核心出發,去理解做這樣的軟硬結合能夠為你提供什麼附加價值?這是第一步。我今天用了軟體可以帶來的效益為何呢?我建議大家先去試算,並把它換算成Dollar sign,而不是只想著我要投資。需要從現實面去思考,現金流可以拉長一點,但一定要算下去。這是我比較務實的想法。
彭愷翔:硬體和軟體結合這是未來的趨勢,華碩也知道自己的優勢,我們是做硬體起家,是製造業。所以我們也沒有打算說要去打造像微軟的雲,那我們跟微軟也是在平台上面做合作。你不會看到我們做那方面的事,但是我們會貼近更多的運用。因為雲是虛無飄渺的,要如何讓這個運用可以落地,這些是華碩產業鏈既有的東西可以做到的事情。所以你可以看到我們剛剛說從AIoT到生產製造端到檢測和品質的控管,這是產業的共識,也是我們可以用來協助產業的部分。
不過當要從技術財到管理財,從這樣的轉移中,我們也借用微軟的平台。軟硬結合過程中,我們做我們可以做的,並和好的夥伴合作。現在並不是要全部都做,而是打群架的時代。透過已經積累的能量,帶來差異化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