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例會】從流浪到創業
紀錄:WTJ、攝影:陶大哥
前言
2007年電影【練習曲】啟發許多人單車環島夢,片中對話:「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感動許多觀眾,也興起單車環島熱潮。從古老智慧老子道德經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到現代的【練習曲】,有些人透過流浪、壯遊的形態,做為實現夢想的起點!
EGG是Eurasia Green Gallery的縮寫,中文稱作【綠色騎跡】。2012年春天張彥鐘與兩個朋友組成團隊,用單車橫跨歐亞大陸,從北京到羅馬13國,歷經210天16332.6公里的旅程,計畫期間與各國沿途居民一起種下335顆樹苗,希望藉此行動來喚起更多人對於環境議題的重視。
WorkFace Taipei第11群組:旅行、小吃與文化,由輪值召集人王憲一主持,將於四月份舉行一系列有關旅行及文化的主題例會。本場例會邀請到Tripbaa 趣吧亞洲自由行電子商務平台共同創辦人,同時也是綠色騎跡計畫策畫人,來談談他如何用七個月單車流浪,迎來他的創業人生。邀請對主題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參與交流!
講者介紹
張晏鐘
Tripbaa 趣吧亞洲自由行電子商務平台共同創辦人
綠色騎跡計畫策畫人
經歷:
· 台北人 74年次
· 畢業於台北科技大學電腦與通訊研究所
· 2008 第一次十天單車環島
· 2008 HP贊助十五天單車環島
· 2010 九天單車環島
· 2010 五天中央山脈大縱走
· 2011 永不放棄挑戰巔峰完賽
· 2012 綠色騎跡北京種樹到羅馬計畫
相關網站:
· 綠色騎跡國際官網:http://www.bike-egg.org/
· 綠色騎跡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BikeforEGG
分享內容 (以下以張晏鐘為第一人稱記錄)
今天一開始我先跟大家分享我的人生故事,我是唸電機的人,可是剛畢業的那個當下我沒有像大部分同學一樣去科技大廠或者電子產業等等,因為我希望不要被自己大學的選擇限制住,那個時候覺得,人生那麼漫長,如果只因為還不太懂的20幾歲選擇就侷限自己的人生,這實在太可怕了!此外,我國中畢業的時候開過氣胸,因為生病讓我放棄運動員的夢想,所以曾經有過一段失落的低潮期,我不太確定當我年老的時候我還能不能再去完成我想完成的夢想,因此一畢業我就給了自己一個考驗,開始這趟耗時210天,經歷16332.6公里的旅程。
我們團隊共有三個人。一開始只有規畫行程的我和其中一位夥伴,我們花費四年計畫行程及籌備經費等等,後來就浩浩蕩蕩地公告這個計畫,這個時候第三位夥伴 – 一個法國女生自願加入我們的計畫,我們三個人便帶著80公斤的行李,在2012年的4月17日出發了!一開始先飛到北京往絲路的方向前進,從北京走出去後便開始了大城市到荒野的旅程。為了減輕重量,丟了些多餘物品,我們才總算騎出嘉裕關,接著便是一直看著荒漠的日子。曾經有7天都騎著腳踏車,看著沙漠度過一天,不過在那個時候我對中國改觀,因為荒漠中有一大堆風力發電機,我才知道原來中國的省政府非常支持綠能產業(編按:甘肅具備全中國最大的風力強度)。
後來進入新疆後也是一個禮拜沙漠的風景,接著終於看到不一樣的景象,原來是抵達火焰山了,當時真的很熱,我還記得那裡有一個金箍棒溫度計顯示到46度,但我反而靈機一動,很好奇新疆的人有沒有在放暑假、什麼情況下可以放,於是我們還去問了當地的老人家,才知道原來新疆沒有放過暑假,因為被政府限制住(編按:新疆放假的標準是官方溫度達到49度,可是從來沒有公告過超過49度),我那個時候深刻感受到中國政府【說一是一,沒有其他答案】的政治民情。後來到烏魯木齊後也給我很大的衝擊,覺得就像是台北市加新竹,非常發達,完全不是以前那種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狀況(編按:烏魯木齊是面對中亞最大的加工出口區。此外,隨著中國政府發展一帶一路的政策,邊疆口岸更加蓬勃開發),後來我們團隊從邊境出了中國,總算自由了!那是我第一次覺得擁有言論自由是個多麼棒的事,我們還做了很瘋狂的事情 – 對著中國揮台灣國旗加唱國歌,第一次覺得會唱國歌是一件好驕傲的事情,結果非常有趣地,哈薩克軍隊看到我們這麼做還幫忙鼓掌,當然我們希望大家不要模仿我們(編按:因為另一邊的中國軍隊正拿著槍示威講者)。
於是我們的旅程就來到哈薩克,我之前覺得在中國看一個禮拜沙漠就很單調,沒想到在哈薩克就看一個月一樣的草原,去首都的道路上,整個600公里都沒什麼車,馬和羊也都隨心自由的走動。
之後我們團隊幸運的遇到一個警察,願意讓我們在哈薩克的境內都能受他照顧,於是在之後碰到另一對警察,我們就拿出手機直接讓他們對話,兩位警察便開始帶著我們全員去旅遊,首先先帶我們去洗澡、請我們吃飯,然後再帶著我們去騎馬,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體驗,因為哈薩克人講英文的人很少,我們從碰到的第一位警察後就很少使用語言溝通,但不管警察們還是當地居民,幾乎都很熱情的招待我們,像是那兩位警察在我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帶我們去洗澡(編按:哈薩克為內陸國家,水資源相當缺乏),之後去餐廳也請我們吃飯(編按:哈薩克的民間消費不多,使得消費娛樂場所也不多),還帶著我們去騎馬(編按:馬是當地居民的生財工具,是很重要的資產),這讓我體悟即便語言無法相通,但是待人之道卻不為受限,是一個超級棒的體驗。
然後我們團隊來到了俄羅斯,在旅程的事前準備時,有許多旅遊前輩警惕我們俄羅斯並沒有那麼友善,像是有一位前輩曾經在一片當地人常去喝酒的森林露營,就遭到嚴重的警告,所以我們抱著相當警惕的心情騎過俄羅斯,盡量避開會起衝突的場所。那比較有趣的是在過烏拉山的時候還真痛苦,因為山坡實在太崎嶇了!怪不得歐洲人曾經說過俄羅斯的公路就像雲霄飛車。此外,還有一個很好玩的經歷,我們團隊騎過一個小村莊,遇到了一個會法語的朋友,於是就彷彿他鄉遇知己一樣熱絡的聊著彼此,後來主人家就招待我們喝伏特加(編按:俄羅斯代表酒),令人驚訝的是我們才發現當地的小孩才2歲就喝7%的酒(編按:俄羅斯是地球少數冬季會極度寒冷的國家,因為實在太冷了,所以喝烈酒是很重要的保溫之道)!我們和主人聊著聊著,突然來了一個貌似是鄰居的男士加入我們的聚餐,後來才知道原來他是在監獄待過的殺人犯,因為被警察虐待導致大腦受創,造成失憶之後就被放出來,我們因為這個美麗的邂逅反而得到意料之外的一餐及許多與戰鬥民族相處的經驗。然後我們就從拉脫維亞進入歐盟了,之後到立陶宛、波蘭、德國、瑞士等等(編按:因為分享時間有限,於是簡單帶過),最後結束我們的行程,我跟大家分享一個比較好玩的經驗是在立陶宛的時候,因為歐洲消費水平比較高,於是我和團隊開始去鄉下人家借宿(編按:類似日本節目【來去鄉下住一晚】),我覺得這跟創業還蠻相似的,兩個彼此陌生的要怎麼建立信任,然後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這之間你要先去分析對象,提出論點進而說服目標。於是,我和同伴開始我們的遊說話術:
一、這裡是荒郊野外,沒有旅館。
二、可以搭帳篷,可是外面太危險了!如果我們可以進你家搭帳蓬,那就太感謝了!
三、進了門就開始跟主人聊天,然後送主人東西,信任就建立起來了!
由於你通常不會讓你的朋友睡在帳篷內,所以我們就住進他們家,結果我們在立陶宛就很多時候不用睡帳蓬!
那回歸到為什麼我和團隊決定要開始旅行,最主要是因為2007年受到【練行曲】這部電影影響,但是人要實踐夢想就需要花時間準備。因此,我們共花四年賺錢儲蓄、辦簽證、上網研究行程、前人建議及用GOOGLE看地形等等,但是我們在四年中發現地球變化越來越大,原本中國的戈壁沙漠就很大了卻發現怎麼越來越大,以前冰原覆蓋的地區開始有植披等等的,我們深深感受到地球環境的轉變,因此發起【綠色騎跡計畫】,我們希望可以為地球做一點事,決定替趟旅程種了343棵樹;同時,為了保護當地生態系,都是當地購買樹種,找到人看護我們才種下去,並邀請許多贊助廠商幫我們完成這個計畫,所以整趟行程下來,我們只花了60000附近的金額,我只是想跟大家分享,當你真正下定決心想去完成一件事情,你會努力的去找方法找資源讓事情成功。
最後,我們回到台灣後,陸陸續續開始收到那些朋友傳送樹木的照片跟我們報平安,其中一個最有意思的是我們在烏拉山的時候有遇到一個往亞洲單車自由行的瑞士夫妻,那個時候我們聽了他們的亞洲行包括中國、韓國及日本等等,獨獨遺漏台灣,我們就很堅毅的跟他們推銷台灣風景一流,民情也很棒之類的,結果他們反應其實早就知道台灣了,但是他們會認識是在小的時候很多產品都是made in Taiwan,他認為台灣一定有很多工業生產的汙染,所以不管我們怎麼推銷都無法吸引他們,我和團隊就拿出我們的殺手鐧 – 送他們100塊並跟他們說,你只能在台灣花新台幣,後來他們就來了,照片中的他們是在墾丁南灣,信件中他們回應到,好險他們有來,他們覺得台灣啤酒真的是太好喝了。
由張晏鐘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這件事讓我覺得實在太美妙,我想要創造更多這個經驗,於是後來,我就用我的專才結合旅遊,創立了【Tripbaa 趣吧】,希望可以將更多美好的事物帶進來及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