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例會】台灣生活觀光產業未來奇想


workface taipei



【台北例會】台灣生活觀光產業未來奇想

紀錄:陳怡蓉 (Kate)

參加旅展的人可能有過像逛菜市場買菜的體驗,而菜市場的顧客要的是便宜貨,旅遊的產品為了便宜,可能帶來很差的體驗 (例如:班機晚去早回、穿插購物行程、吃住不好…等),且現在旅展透過show girl的方式讓旅遊產業陷入很low的行銷,這樣的旅遊產品和行銷對於台灣的旅遊真的有幫助嗎?外國旅客如果透過旅展的模式買到台灣的旅遊,真的能夠認識台灣,有好的體驗嗎?

當心中不斷冒出問號時,問號可能會帶領自己邁向創業

Daniel剛踏入旅遊業時,曾寫信跟嚴長壽先生傳達渴望進入旅遊業的心情,經過幾週的等待,嚴先生的回信說道:「台灣的旅遊未來必然以中華文化、生活、原住民為主要優勢市場 (如目前香港、日本、東南亞華人等來台旅遊團、未來大陸自由行開放等),若是歐美線,則以在亞洲的鄰近國家為優先考慮。若想當國際領隊,可走歐美線開拓視野…觀光產業是個需要大量與人相處的環境,且工作與實際金錢回報不成比率,必有絕對熱忱與強大愛心方可投入!希望未來你可以為台灣傳遞更多感動給每位旅客人!」

嚴先生的信讓Daniel思索在旅遊業的方向,採納其建議從亞洲附近的鄰近國家開始耕耘,去了香港到公關公司發展,當時也推薦朋友去香港玩,甚至做出香港旅遊懶人包,依照不同族群提供不同懶人包套裝行程,進而與幾位在香港的朋友成立Kichito工作室,於2012年用傳統紙本方式,提供旅遊行程,找出獲利模式。之後因緣際會參加香港版的誰是接班人,過關斬將一路到6強,在四強決賽中,Daniel決定辭職全心投入比賽,並跟自己承諾如果進了前三名就選擇在香港創業,失敗的話就回台灣重新開始。

不料結果公布時沒有進入前三名決賽,在難過傷心之餘回到台灣發展,並且進入台灣最大旅行社之一的雄獅旅遊,從整合行銷開始做起。經歷雄獅上市和多次大型展會,GSA代理夏威夷觀光局,從原本的港澳小王子變成夏威夷男孩,也從行銷做到觀光局代表。在這看似順利的發展過程中,Daniel在心中不斷冒出問號,「現在做得真的是自己的夢想嗎?」

在這些傳統旅行團的模式不斷轟炸中,Daniel開始質疑並且出現倦怠。在一次命運的安排下,Daniel碰到nice day的四位共同創辦人,他們做得都是提供台灣旅遊消費市場不同的產品選擇,一起討論如何結合旅遊資源、聚集旅行新創團隊,用打群架的方式創新旅遊產業。於是透過前輩們的支持,Daniel於2015年3月開始,創立「泛旅遊」RTM─Redefine Tourism Mixer。

傳統旅遊 V.S. 新創旅遊

傳統旅遊產業鏈就是從航空、旅遊集團、飯店、樂園、餐飲、交通、導遊、當地店家等一條龍連結、互相緊扣的產業結構。

而新的旅遊型態模式下,「不看產業而講求產品,不看供應鏈而講求生態系,不看競合與超值而講求整合與加值」,強調旅遊本身、共享經濟、用新的工具(例如google trips)、旅住訂房系統的新模式,強調產品組合和服務,透過訂製化/主題/深度旅行社、目的地旅遊活動平台、達人社群與私房地陪、特色旅宿、餐飲農創、旅創科技商、地方文史社區團隊等等,仰賴不同團隊的相互結合,提供特色和深度的服務體驗,共同把市場做大。

而『泛旅遊』RTM要做的,就是拆解傳統旅遊供應鏈,重新組合產品和服務,對症下藥透過與其他新創旅遊團隊整合,創造1+1>2的效能,共同合作把旅遊市場做大做深。

傳統旅行團的方式,將導遊、領隊、體驗活動、餐食等〝產品元件〞包成套裝,消費者除了安排的行程之外,無法於事前知道所有產品元件,套裝行程是好是壞,可能只能在付了錢之後才知道,比較慘的部分是跟到一個品質很差的團,犧牲了一趟旅行的回憶和資金。

而「新創旅遊」,即是用新的模式結合科技、在地、線上、線下服務,提供旅遊相關的產品和服務。是把傳統旅遊套裝〝碎片化〞,獨立出「人的元件」(導遊領隊)、「食的元件」(餐廳)、「玩的元件」(活動體驗)、「住的元件」(旅館民宿)、「交通元件」(機票車船)…等,變成〝電商平台〞上的產品,由消費者依照個人的興趣主題預算時間等自由去選購,進而提升旅遊的自主性和滿意度。例如使用Google Trip這個旅遊工具,可以離線定位並且找到要去的地方,像這類型旅遊工具的出現,投下傳統旅遊業的震撼彈。

旅遊新創= Taiwan to the World?

Daniel說道,創辦泛旅遊的目的在於幫助台灣改變旅遊產業,進而將台灣推向國際舞台。外國人所知的國際知名景點包括阿里山、太魯閣、墾丁等等,現在經營幾乎都是綁死的行程與既有的結構,只玩一次當然沒有問題,但如果要讓旅客多次來台,勢必需要端出不同的特色菜以增加吸引力。從改造老房開始,經營成台灣精緻生活空間,並且串聯在地生活特色。儘管台灣不是有大山大水的亮眼風景,但經過體驗後會將驚豔於台灣小而美的精緻生活。

因此,他開始走到台灣各地,找在地非傳統的旅遊經營團隊,將這些團隊定位於台灣在地生活型態的建造者,其中大多是返鄉青年,共同想為家鄉做些新事情,現在RTM所有在地夥伴名單皆是Daniel一間一間透過深度了解而建立關係,透過人才培訓為基礎,將年輕人播種於在地,並推廣當地旅遊,成為在地旅遊的主要推手。

旅遊新創、在地生活,將台灣旅遊行銷全世界

城市有城市的價值,是結合效率、科技、文明整合與淬鍊的平台,可作為年輕人的「訓練場」,不過城市的生活並不是完全美好,鄉下的面貌具有其吸引人與發展之處,因此,Daniel也認為,年輕人的發展不全在城市,藉由城市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可以回到家鄉用創意和科技發展鄉下觀光旅遊,不僅可均衡國土發展,更可用新的技術和知識重新打造漁業、農業等一級產業。因此,泛旅遊在做的就是創造在地的拉力,發展每個地區的在地價值,並且建立地推小隊,鍛鍊年輕人做在地推廣的行銷人才。

Daniel相信藉由RTM結合旅創團隊和在地旅遊,培訓在地的返鄉青年成為旅遊人才,台灣旅遊戰略型態即能形成,相信可以扎實為未來台灣旅遊建立創新賣點。

【講者簡介】

鄭佑軒 Daniel

 *最高學歷:台灣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 (2009畢業)

 *經歷:

 – 香港J&J Event Management (2010.12-2012.8)

– 雄獅旅遊集團 傑森整合行銷 香港澳門線行銷企劃(2012.9-2013.12)
– 夏威夷觀光局駐台辦事處專案主任 (2014.1-2016.3)

 – 非營利社群組織「RTM泛旅遊」創辦人兼執行長,透過交流、整合、教育、地推等工作項目,協助發展台灣旅遊新創的資源影響力。

歡迎關注


Facebook


Youtube


Weixin

聯絡我們 | 問題洽詢&商業合作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