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例會】台灣的單車產業與運動行銷


workface taipei



【台北例會】台灣的單車產業與運動行銷

記錄:馮鈺媛/攝影: Tony

《單車與夢想的實踐》

○最北端到最南端,專業人士都未必可以辦到。

○目標之後是計畫,計畫之後就是實踐,實踐需要意志力

○有人質疑這是一種作秀,但也許單純就只是完成一個人的夢想。
而這件事情所想表達的意義是:
雖然每個人的夢想不一定相同,但當你達不到你的夢想時,是否可以想到這個看起來幾乎不可能的任務,有人靠著意志力去完成了,那麼,你是否對你的夢想不夠堅持?

當你這樣想時,事情就會有轉機。

《政治力量對單車的影響》

○台灣早期外銷量一千萬台,是全世界單車王國,中下游都非常興盛,但後來因為工資上漲,工廠外移,環境條件變差。

○台灣的職業環境更加困難,因為教育的觀念問題,小孩很少被培養,沒有好的培訓環境

○U-BIKE是台灣之光,是全世界做得非常成功的,但台灣很難複製國外的城市景象,因為太多機車,單車目前沒有太多空間;

○台灣單車產業做得非常好,但好的東西幾乎都不會出現,因為價格高在台灣沒市場,國外才有單車文化,台灣需要政策去推廣,引導風氣,改變人民的習慣

單車愛好者都期待,這樣政治與單車的結合,能讓話題性變大、媒體關注,讓單車產業產生轉機

《專業單車知識!》

○選手因為時速會差很多,所以選手比賽幾乎不剎車,如何掌控車子速度並且掌握安全性,是選手最大的課題

○單車做得越輕賣的越貴,你能做多輕你就賣多貴,但要能用

○逆風騎車很痛苦,所以會群聚一起頂風,所以才會呈現一個綜列

○比賽關鍵點在最後的爆發力,做最後衝刺!

○好的單車車架不會斷裂只會彎曲,因為安全性的問題

《單車的個人訓練》

○騎車非常需要體力與肌耐力,平常會累積,但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每個星期騎一天,但要持續做,讓肌肉記憶,保持頻率

○要區分單車是交通工具還是休閒用,並且用距離去評量自己的速度,再按造自己的計畫去做控制、抓節奏

○單車看起來很簡單,但一上山就會下山,下山是最危險的,需要有經驗的人教導技巧

○騎車要用身體技巧去控制,長程需要不時頻繁的換姿勢,每次一兩秒就好不能太長,下坡是最適合換姿勢的時間。

○環島一般7-9天,要學著換胎,可以先從產商舉辦的旅行式環島行開始,會有補給站跟維修,只要負責騎就好了,熟悉之後再用自己的方式嘗試

歡迎關注


Facebook


Youtube


Weixin

聯絡我們 | 問題洽詢&商業合作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