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例會】新世代消費體驗
講者:林閔瑩
紀錄:龔裕晴
【前言導讀】
你曾經想像過童話故事中的王子與公主在你眼前翩翩起舞嗎? 「躍然紙上」不再只是對文字創作的讚賞之詞,在現今AR與電子商務整合的「AR電商」領域,運用科技優化消費體驗,進而透過有趣的互動及虛實整合讓消費者買單,這是可以期待的零售趨勢!
旺捷數位(We Jump AR)林閔瑩總經理,資管碩士畢業,長期在產業界擔任企業公關的林閔瑩,在2012年投入AR擴增實境發展,2014年也投入R語言的專研,亦是少數女性程式背景的創業家。 她以AR+電商為目標,想要創造的是體驗結束之後,還可以繼續延伸的經濟模式。
究竟IoT 物聯網時代下,VR/AR (虛擬實境/擴增實境) 有什麼應用方式呢? 目前有無成功的應用案例呢? 這個市場可以期待的未來又是什麼模樣呢? 如果你和我一樣對這個主題充滿好奇,WorkFace Taipei群組4. 新科技新應用,邀請您一同來與講師討論互動,希望透過現場VR體驗,可以有更多跨界交流整合!
【講者簡介】
林閔瑩 Marie
資管碩士畢業,長期在產業界擔任企業公關
現任旺捷數位行銷整合股份有限公司/We Jump AR 總經理
2012年投入AR擴增實境發展、2014年投入R語言的專研;為少數女性程式背景的創業家。以AR+電商為目標,想要創造的是體驗結束之後,還可以繼續延伸的經濟模式,除了AR不斷在應用上有新發展,技術端也不斷務實地研究,擴充不同介面的各種可行性。
【例會實錄】
VR/AR頭戴式裝置都能提供3D高畫質影音,但又大不相同。VR是密閉、完全沉浸式的,AR則是開放、部分沉浸式的,你的視野可以穿透影像。VR把你放在虛擬世界,讓你沉浸其中,AR則是把虛擬的東西放進真實世界裡、「擴增」它們。
VR (虛擬實境)
雖然剛起步,但市值1500億美金,非常具有未來性。其實過去一直有虛擬實境的概念及研發,不過設備較為龐大笨重,隨著硬體設備的不斷改進,越發輕巧,市場迅速發展起來。例如阿里巴巴也投入BUY+計劃,營造沈浸式的購物環境,他的廣告影片中示範了VR可以普遍應用的實例,像在家就可以試穿商場的衣服,使用虛擬樂器等。
VR使用不透明的眼鏡打造虛擬空間,從便宜到昂貴的穿戴裝置都有,可應用在許多層面,例如教學現場可以一邊講述一邊帶領學生使用虛擬實境的眼鏡觀看海洋生物、地質環境;職場教育也可以多元應用,譬如利用虛擬實境示範如何開一台刀;觀光旅遊產業可以使你身歷其境的功能行銷推廣;使用手持遙控感完成3D藝術創作等。其他還有透過VR減輕疼痛、虛擬工作室、犯罪現場重建、大數據管理等各種領域等著大家去發想創造。
總監邀請了她的藝術家好友廖文良帶來他利用VR的圖文書作品來現場與大家分享,這本書「那一葉,有囍事」結合了他的畫作、詩詞、音樂跟動畫,製作雖然不容易,但百看不厭充滿趣味性,開啓了書籍創作的另一種可能性。
AR (擴增實境)
有個很妙的譬喻,VR是觀落陰,AR是活見鬼。AR使用透明眼鏡加上行動載具來看真實世界的物體,它可以提供資訊或是跟你互動。 未來行動載具會有很多變化,會越來越輕薄短小,譬如像隱形眼鏡。
例如We Jump 曾經應用在婚禮上,從喜帖開始新郎新娘跳出來邀請你參加他們的婚禮,並指引你怎麼到達婚宴現場,在現場你可以透過實物互動,譬如玩心理測驗、抽捧花等等,謝卡也可以看相簿或是精彩婚禮活動回顧等。
日本的水族館也應用AR成功創造150%的來客率,透過一隻虛擬企鵝可愛地在路上走,使人群情不自禁跟著企鵝走到水族館,不受其他店家誘惑。IKEA也可以利用AR使消費者輕易搭配家具,提升客戶體驗的經驗;購物商場的產品可以利用AR提供產銷履歷;園藝種植搭配的可能性,或是透過型錄試穿鞋子等。
台灣目前的實境電商實例如天和鮮物針對生鮮蔬果提供生產履歷、菜單;毛寶的電鍋清潔劑等。未來還有更多可能性等著大家來挖掘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