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例會】跨時代的健康工程


workface taipei



【高雄例會】跨時代的健康工程

紀錄:Tina Sun、拍照:Patty

前言

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積極推動精準醫療,但什麼是精準醫療呢?在基因醫學日新月異的進展下,疾病預防、診斷與治療上的差異,很多是因為每個人遺傳基因的不同所造成。傳統以來,醫療模式是屬於普遍性的治療,人只要發生相同的疾病,就會採用同樣一套的治療內容,但許多人服用後往往無效,甚至還會伴隨的龐大的副作用。近年來醫學研究的結果,發現人與人之間並不完全相同,針對這種個體間微妙的差異,考慮到每個人基因的不同,逐漸發展出不同的預防或治療疾病的方法,因此實現「量身訂做」的「個人化醫學」,越來越有具體可行性。

而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Taiwan Biobank)結合環境,基因與醫學健康相關資訊,針對本土常見疾病進行大規模的世代研究(Cohort study)與病例對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個人化醫學概念在醫學界已被接受,但實際的作法尚在萌芽階段,期待這些資料的收集,透過資料釋出的模式,讓全國的相關研究人員可以從裡面找出慢性疾病的發生、診斷、治療相關因子,進而改變臺灣未來的衛生習慣,為臺灣下一代健康找到新的出路。

講者介紹

褚候維博士

中央研究院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博士後研究員

例會分享(本次例會以褚候維博士為第一人稱記錄)

大家好,我是褚候維,來自台北中研院,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個人化醫療的重要性。現在是科技越來越進步的時代,醫療也是,目前國人的十大死因當中,第一名是惡性腫瘤,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癌症,全台灣大約三分之一的人是死於癌症,它也是連續 35 年蟬聯國人死因的第一名,甚至隨著時間的演進,國人平均死於癌症的時間從將近 16 分鐘縮短為 11 分鐘,這就和開頭說的生物醫療進步產生了違和,是不是我們的癌症醫療哪個地方出錯了,而我們是不是可以從預防層面來對付癌症,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關於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主要核心。

根據統計數據,國人從平均每 8 分鐘有一個人罹患癌症快轉成每 5 分鐘有一個人罹癌。我們平常都會聽到一些預防性的方法,譬如說預防重於治療及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前者是指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標語,像是早睡早起、多吃蔬菜水果、多運動、少抽菸、少喝酒、定期做癌症篩檢之類的,後者是指定期去做篩檢,如果這 2 件預防性觀念能夠落實在於民眾生活,情況怎麼會越來越不樂觀,因此接下來就要針對上述 2 個預防觀念來深入談談。

先說明預防重於治療,現實中常常會碰到一些狀況是有人一輩子不抽菸卻死於肺癌,有人抽了一輩子菸卻還是活的很好,數據顯示抽菸會導致肺癌的機率只有 15 %;而再舉一個例子,現在女性罹患乳癌機率越來越高,推測是雌激素導致,而過量的雌激素分泌是因為攝取過多的高油脂食物,不過實驗結果證明,高油脂食物會造成乳癌的機率只有 15%,因此很多人都會因此而困惑。

再來看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上述有提到定期去做篩檢,拿乳癌來說,如果篩檢的過程中發現乳房內部組織有鈣化,通常臨床會建議進醫院進一步檢查,甚至有可能要切除乳房,但後來資料顯示,乳房內部組織有鈣化會導致乳癌的發生機率也是只有 15%、而肝癌、子宮頸癌、胃癌等過去奪走很多國人生命的癌症,自從找到關鍵病因後發生率逐漸降低,所以其實不只癌症,只要我們可以找到真正的病因抑制它的成長,這就可以成為治療的努力方向。

因此,更精準的醫療,也就是精準醫療和個人化醫療因應而生,對每個人的狀況有不同的預防方式,不將同一套標準套用在所有人身上。不過,精準醫療必須建立在數據,那數據就是大家生活比較常見的例子,當我們走進便利商店,發現在視線最佳處擺放的都是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樣就會提高消費者購買的意願;嬰兒的尿布旁邊要擺放的不是奶粉,而是啤酒,因為來購買尿布的都是父親,看到旁邊有啤酒就會順手帶一份,這些都是背後有龐大的資料庫提供數據才發現這層關係,讓大家從框架外重新看待原有的事物,藉此看到事物更重要的本質及之前可能忽略的東西,醫療行為也是如此,過去很多時候都是奠基於醫生的經驗,當中也包含了一些先入為主的概念,但不一定適合每個人的狀況;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會發生癌症是因為結合外在因子及內在因子,前者是指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居住環境、飲食等等;後者是指每個人體內的基因組合。有些人抽菸但因為體內相關基因好,所以沒有肺癌的問題;有些人抽菸剛好體內相關基因又很弱,自然罹患肺癌的機率高,因此多基因+多變因+長期觀察,就成為成立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目的,藉由詳細記錄以及長期觀察,來實現所謂的精準醫療和個人化醫療。

接下來就來跟大家介紹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Taiwan Biobank)。通常我們的流程是這樣的,邀請一般民眾參與,詳細記錄相關資料和資訊且進行長期追蹤,觀察參與者的健康變化,同時研究疾病、環境、藥物的交互作用,了解疾病的致病因素,藉此達到協助疾病預防、促進醫學進步、以及下一代的健康。大家也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現在參與了這個計畫,中間都有接受定期追蹤,20 年後你如果診斷出罹患糖尿病,那我們就可以從資料庫當中回推過去 20 年你可能做了哪些事情導致糖尿病的產生。而全世界也不是只有臺灣要成立自己的人體生物資料庫,亞洲、歐洲、美洲都有,先舉日本做例子,它有兩個資料庫,其中有一個當中參與的七萬多名民眾是家族三代一起前來的,目的是想要了解遺傳對於某些疾病的影響。中國大陸也在過去 4 年完成了 50 萬名參與者的研究,藉由數據分析確認了一些有趣的現象,譬如:多吃新鮮蔬果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中風是會遺傳的,這些觀念可能平日就耳熟能詳,現在則是藉由科學的角度再度驗證其正確性。

接著和大家分享一些精準醫療的實際例子,Allopurinol 是治療痛風時常見的藥物,但某些人使用上會產生嚴重的皮膚過敏,研究之後發現這些會產生過敏現象的人大都帶有 HLA-B*5801 基因型(編按:人類白血球抗原 -B 5801 基因檢測),不過其他 HLA-B 基因型和 Allopurinol 引發的藥物過敏則沒有呈現相關性,因此當醫生要給你使用 Allopurinol 時,他們會先確認你沒有 HLA-B*5801 基因型;另外,亞洲和歐美的族群不同,因此人體內的基因組合排列也不同,國外的研究顯示結果並不能一體適用在臺灣,譬如之前國外研究顯示睡前喝一兩杯紅酒,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這個能否適用在臺灣其實是存疑的,因為臺灣人有將近 50% 的體內缺乏 ALDH2 (編按:ALDH2 Deficiency,乙醛去氫酶) 這樣的基因組,無法把酒精代謝出體外,如果和歐美一樣每天兩杯紅酒,其實反而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如果本身是高山原住民則例外。

成立人體生物資料庫最重要的是希望可以幫助民眾預測 10 年後會得到什麼疾病,經由大規模的數據蒐集分析以及長期追蹤,找出關聯性甚至因果關係,由此告訴每位參與者未來可能會得到什麼樣的疾病,從而建議從現在就可以開始預防,藉由這樣的精準醫療和個人化醫療來促進國人以及下一代的健康,希望大家今天都能有所收穫,也讓更多人知道我們想做的事,謝謝大家。

Q&A

Q1: 請問建立資料庫中間有遇過什麼困難挫折嗎?

A1: 過去要做基因檢測,花費龐大且耗時很長,現在只要新台幣六千多元,一天的時間,就可以解碼個人基因,相信隨著科技進步,大家可以越來越了解自己。

Q2: 請問追蹤治療的時間會多久?

A2: 可以延續到本人死亡為止。

歡迎關注


Facebook


Youtube


Weixin

聯絡我們 | 問題洽詢&商業合作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