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例會】新媒體與創業


workface taipei



【台北例會】新媒體與創業

記錄:幽幽

【前言導讀】

目前我們在做的是新聞APP,而業界已經有很多新聞傳播的方式,為什麼我們還要繼續做呢?

2007年蘋果發表智慧型手機後,現已完全顛覆大家的生活方式,在我們頻繁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同時,Line、Facebook、WeChat等APP已經佔領了我們的生活,然而根據資策會統計,全台灣APP下載排名前20名都不是出自台灣。

那我們用甚麼樣的APP看新聞呢?蘋果日報、中時、中天、YAHOO等…

多數傳統媒體大約是10 -50萬之間的用戶 ,YAHOO的新聞APP下載量到50萬後就沒有再成長,其下載量還有進步的空間,其他媒體更是。

【主講背景】

中港台有全職經驗的財經雜誌人,15年的雜誌與傳統媒體經驗,從記者採訪到彭博商業週刊繁體版APP,擁有上市公司內部創業經驗,並管理兩岸三地跨國團隊運作。
【例會紀錄】

移動互聯網的市場價值

紙本媒體越來越下滑,臺灣蘋果日報及壹週刊在廣告上有15%到20%的下滑,財報發布前,香港壹週刊也傳出要停刊、裁員等狀況,傳統媒體在收視率、廣告量、發行量都是全面性的下滑,以報紙廣告量來說每年至少衰退五億台幣。在這大趨勢下,臺灣網站廣告卻有明顯成長,今年預計上看達180至200億台幣,逼近電視廣告量。

另外年輕人也越來越依賴APP,讓傳統媒體逐漸被APP取代。現今蘋果日報APP廣告量,多到有時你不曉得是在看新聞還是在看廣告,因此很多的廣告主將預算從傳統媒體移到移動廣告上。

根據統計目前台灣人一天會使用約13個APP,若在手機容量許可下,民眾會安裝更多的APP。至於每天高頻率打開APP至少有4到5個,最常使用的則是社交類APP如臉書。

新聞資訊是讓你每天打開Knowing這個APP的關鍵。臺灣目前有蘋果日報APP很成功,但在原生移動新媒體上,仍有發展空間,根據國外與大陸過去經驗,現在台灣資訊、新聞、內容類APP目前還不算多,Knowing希望能成為台灣的一個新氣象。現在傳統媒體的報導方式及觀點,年輕人已經不喜歡,他們不看傳統報章雜誌了,網路更顛覆了過去大家接收訊息的習慣,因此Knowing是以年輕人的觀點及角度做報導。

 

Knowing尋找年輕的編輯團隊(90後居多),主要針對18~34歲的年輕讀者們,提供最即時的新聞資訊服務為定位。

APP使用黏度與忠誠度

Knowing四大優勢

1.內容:病毒式新聞分享、專業編輯流程、高效算法篩選、多元頻道規劃和精準的社交連結。

2.定位:國際化、中立化、年輕化、高度時效性、重視非主流聲音。

3.移動:臺灣第一個、原生移動、社交新聞平台。

4.廣告:高效率的點擊與傳播、成立customer creative department、為客戶量身定做更有質感的移動廣告。

為何現在年輕人不看傳統媒體呢?原因在於傳統媒體表達的方式與年輕人的方式大大不同。

以往我們在媒體界是越資深越好,但網路卻顛覆了這世代看新聞對媒體的做事方式。

現在傳統雜誌議題僵化與客群老化,都導致發行量下滑,商周曾經每周發行16萬份,目前也明顯呈現下滑趨勢。確實Knowing發現年輕人寫的內容,年輕人會看,根據我們的資料顯示,易於分享的病毒式內容,讓新聞與即時及社交綁在一起,讓資訊散播往更加快速及廣度發展。

Knowing六大方向

1.區域市場:台灣→香港→大陸。

2.使用體驗:接軌全球的新聞版面與手機界面。

3.商業模式:行動廣告→社群行銷→電子商務。

4.頻道內容:推薦算法與編輯價值的平衡,文字與視頻內容的精準結合。

5.平台架構:新聞與社交平台+電子商務平台。

6.手機系統:iOS與Android系統。

由於台灣本身對於國際新聞的敏感度較國外來的低,所以讓新生代來做報導時,他們會用容易帶動情感的方式來寫。Knowing希望從台灣推廣至香港、大陸等其他國家,並結合行動廣告連結社群行銷,甚至串流電子商務等服務。

病毒式的內容

大家每日看到的新聞都是同質性極高,我們希望在即時新聞能做出一個新觀點,但要做出一個新媒體,要考慮的是分享性,內容一定要廣被分享才能活絡。利用特殊、吸引人、有趣的標題及內容,增加觀看數並提升點擊率,讓用戶可以透過Facebook、微信交友圈等社交平台有自發擴散訊息效用,讓訊息能像病毒式的傳播,透過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式傳達給更多用戶。

算法

1.對內容的理解:自然語言理解、圖像識別。

不管每天有多少的財經新聞等被製造出來,怎麼在茫茫資訊海裡如何快速的找到需要的資料,讓用戶不用一一去搜尋。

2.對用戶的理解:用戶行為分析。

3.連結資訊和人的技術:用機器學習進行用戶與興趣預測。

4.個性化推薦:根據極為個人化的興趣、職業、性別、位置等多達千萬個的選取標籤進行分析。

時代的機遇

1.臺灣移動互聯網產業始終沒有成功發展平台。

台灣的移動互聯網始終無法發展出一個規模,除了用戶大多已經被Facebook、Line的服務所殖民外,過去在支付端的政策束縛也讓台灣發展緩慢。 但現在影響生活最大的就在移動互聯網上。台灣曾經有著輝煌的流行文化,出版、電影經驗等,是值得珍惜與投資的重大無形資產,不能就此落後於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從軟體的時代,到web的世代,到現在的移動網路世代這是跨好幾代的不同技術,也遠遠落後於其他地區。

2.臺灣在2014年數位廣告總值達158.62億新台幣,超過報紙(90.22億)與雜誌(64.31億)總和。

3.核心競爭力:病毒式即時新聞,精準推薦系統。

臺灣在媒體及網路上已經落後許多國家。精準推薦系統是說,每天即時新聞非常多,我們會從財經類、房市新聞、理財新聞、股市新聞把新聞做的更個性化、更興趣化、客製化的標籤,來精準推送給有需要的用戶。

4.移動互聯網的價值不斷攀升,臺灣、香港市場依然處於真空狀態,是不能錯過的新時代機運。

5.臺灣輝煌與豐富的流行文化、出版、電影經驗,是值得珍惜與投資的重大無形資產,更不能就此落後於移動互聯網時代。

在web時代的成功,不代表在mobile時代也會成功

大家都有垃圾流量,又想把流量變現金。就像目前東森新聞的流量已經排名到台灣前五大網站,但都是一次性的閱讀,而其有將近90%的流量是Facebook連結過去,可是這樣的模式,不管在品牌或流量上,都是一個相當危險的事情。

我們思考的地方在於怎麼讓一篇篇的好文章,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被更多的人看到,攻佔每個人的手機螢幕首頁,成為2300萬人新聞資訊移動入口,我也期望Knowing不只是單一傳播功能的新聞APP,更是成為社交與媒體的平台。

【Q&A】

Q1: Knowing 的下載量要達到多少才會是一個有領導力的APP?

A1:在台灣至少要達到30萬以上。

Q2:為什麼我們看新聞一定要用APP,不能使用瀏覽器觀看嗎?

A2:在大陸、美國等其他國家的統計結果顯示,用戶打開瀏覽器的機會逐步減少,各搜尋引擎都有各自的APP,所以開啟瀏覽器的機會較少,媒體網站開始轉戰APP,前陣子的統計使用Facebook連結到各大網站、訊息較多,若是往後APP製作夠好,將能取代瀏覽器的使用。

Q3:廣告主、創業廠商要投廣告該如何在傳統紙媒、電視廣告、APP等不同管道做選擇?

A3:越來越多廣告主對於傳統媒體的廣告是無法滿足且看不到更多效益,它們沒辦法精準的針對想要推廣的客群做最即時的資訊傳遞,而Knowing透過用戶過去使用的點擊及觀看訊息的內容,以大量數據資訊分析出客戶感興趣的內容及適合的屬性,來解決客戶精準度是Knowing所做的優勢。

Q4:Knowing團隊的是如何招募的?

A4:感謝李開復先生介紹合夥人,並抓住現在的發展大趨勢,團隊成員都是後來招募而來。

Q5:怎麼跟高階經理人做接洽及採訪?

A5:主要與公關窗口做接洽。

Q6:現在大家都在做APP的時後,是否也代表APP快泡沫化了?

A6:Knowing有很重的媒體屬性,且Knowing一開始就定位於擁有高度時效性、年輕化等新聞訊息傳播APP,而傳統紙媒、電視、雜誌、廣告現在都延伸到APP上,但卻不是很正統的新傳媒的方式在做,傳統媒體皆有過去的包袱,他們轉戰到APP市場,若同時要做好傳統傳媒,又要做新傳媒其實不容易兼顧好,會有它的挑戰性存在,目前Facebook 是我看來最大的廣告平台的競爭者。

Q7:大眾市場 v.s. 小眾市場?

A7:一天使用的APP是有限的,一個APP只能滿足特定的需求,反而都沒有人會下載,所以APP是要能解決大眾的問題,才能讓更多人願意下載使用。Knowing可以解決大部分的需求,未來發展也往解決大眾問題為主要方向。

Q8:如何知道各用戶喜歡、適合推播的新聞?

A8:在用戶下載Knowing後透過每一次的點閱紀錄做數據分析,讓用戶往後能有更精準的瀏覽介面。若是用Facebook登入,能有更準確的推播訊息。

Q9:鄉民晚報會有不同主題的分類,Knowing會做嗎?

A9:Knowing一開始就是鎖定用推薦及大數據,所以不用分類或頻道來做區分,這與過去使用的方式較為不同,有別於傳統媒體分類的概念,讓用戶能以最直接、有效、快速的方式看到喜歡的新聞。

Q10:Knowing的新聞轉動介面部分,會受年輕人喜愛但對其餘年齡層的用戶使用上是否有其他模式?

A10:使用的介面區分為上方主要推播新聞及下方左右各三格的新聞介面,左三格是過去統計數據所彈跳出的新聞,而右三格是隨時間順序由編輯團隊所產出的新聞。

Q11:現在整個新聞發佈的系統,大多從Web、APP、Youtube、Facebook等,如何邀請使用者來到Knowing的APP做使用?

A11:目前多數民眾大量使用微信、Facebook等,Knowing希望提供即時的訊息且加上新的觀點及視角來做新聞,讓使用者願意主動分享訊息出去,就是我們所說的病毒式的擴散方式。

Q12:目前Knowing的團隊人員及產出新聞數是?

A12:Knowing目前的4個編輯,一天產出20~30條新聞。

Q13:是否因為現今許多媒體獲利較不理想,所以新聞的內容及品質較差?

A13:台灣整體廣告市場一年有1300多億,許多媒體如電視台現在還是很賺錢,所以問題應該在於現在媒體高層,不願意投資在更好品質的訊息上。

Q14:Knowing的市場是以繁體中文為主,那其他區域性的推廣部分呢?

A14:從台灣起步希望往後能進軍其他市場。

Q15:蘋果日報若是嗜血的媒體,那Knowing的取向是?

A15:Knowing不做社會新聞,以年輕族群、甚至是大學生為主。每天有多20%的國際新聞在當中,讓年輕族群能夠接收到更多的全球化訊息。

Q16:Knowing APP的下載部分有些不順,若不下載如何克服?

A16:有簡易的網站版本讓用戶使用。

Q17:Knowing目前的文章數?標題的選定標準為何?如何與各編輯做溝通?

A17:編輯團隊較年輕化,希望讓編輯們能擁有自主權,所以Knowing的新聞由各編輯撰寫好後直接發文,若有問題採事後修正的方式處理。

歡迎關注


Facebook


Youtube


Weixin

聯絡我們 | 問題洽詢&商業合作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