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例會】築一個國際級網路服務的夢


workface taipei



【台北例會】築一個國際級網路服務的夢

記錄:李宗翰

創業是一種生活態度

【前言導讀】

一家公司能不被2008年金融風暴來襲所打倒反而更加茁壯,我們須給予肯定,在被網路巨擘Google所打壓下還能走上科技的先鋒,這是如此讓人欽佩的偉大事蹟。因為不喜歡做跟人同樣的事物,所以才能一再在熱門的市場中找尋冷門的商機。

【主講背景】

畢業於交大電機控制系碩士班,第一個事業於「廣達電腦無線通訊事業部」應用軟體,開始與無線通訊事業的發展,之後去幾家軟體公司就職副理、顧問等,現職微巨行動科技執行長。

【例會紀錄】

(一)萌生創業的起源:

一開始從事無線通訊的Simon工作是組裝軟體的工程師,在90年代的手機都是需要工程師去跟許多外國廠商購買瀏覽器、作業系統、MMS應用程式,組裝起來讓手機可以運作。工作幾年下來覺得這行業會埋沒自己的夢想,尤其在各家手機廠商開始有自己的軟體,軟體組裝也會漸漸的變成夕陽產業。

這時Simon開始有了新的念頭,不想做傳統的軟體組裝,那是不是可以自己做出一個手機通訊錄、聊天軟體或是手機桌面,雖然在現代的這些軟體感覺很稀鬆平常,但在2005年卻還沒有這樣的觀念,把這些想發提供給上層主管,卻因為傳統的觀念沒有被採納,開始有萌生了一些要自己出來創新的念頭,希望可以推出一種可以更符合人所需求的軟體。

(二)決心創業所面臨的問題:

1.無人願意一起創業

因為背棄了大公司的思維開始了嶄新的事業,但因為當時的環境要找到懂這個思維的人非常少,又因為大公司舒適的環境與待遇,許多同事也都興致缺缺。

2.無人願意投資

Simon在起頭時只想要把這個思維做出來,卻並無商業模式的經驗,曾找過許多創投提出自己的創業概念,但創投都只聽到重點「手機」兩字都紛紛覺得不可行,實際上是希望可以做手機的軟體而不是手機組裝廠。沒有人願意投資,當然那時候也沒有了收入。

(三)希望種子的開始:

「台灣許多白手起家的人都有個共通點,就是很喜歡看到自己出來創業的年輕人」在2007年透過關係認識金車的李董事長,李董事長也非常的支持Simon的創業之路,願意出與Simon一樣的金額來投資公司。由五百萬資金開始創業之路。

(四)「兼職」請不要創業:

因於之前的公司同事並沒有要出來一起創業,Simon只好找一些很有能力的合作夥伴,那些合作夥伴的心態表面上都想要來創業,但卻沒有人想要真的來做事情,都有各自的工作與穩定的收入,創業只是個兼差,導致每周的例行會議大家只會批評而不去具體行動。創業是要花比別人多的時間與精力,因為知道自己沒有退路不要讓自己有藉口退縮。

(五)創業低潮時,總會有浮木:

因為總總的碰壁,許多相關產業又不是那麼的熟知,加上請員工的人事費,五百萬在短短的一年間就花完了,金融風暴的關係投資者更加的難找,但「總會有一些人會在你低潮的時候出現」,一位投資者找上了Simon並投資了200萬,從此不問公司的狀況,至今都還是有跟投資人聯繫,因為這200萬又度過了公司的低潮期。雖然公司有些好轉但因經營模式不佳而面臨裁員、賣公司的命運,但因為金融風暴根本沒人想要買這家公司,最後決定用剩下的錢來做一些可以養活自己的業務,譬如寫java小遊戲、機上盒遊戲,賺點微薄的小錢。創業不是都是一帆風順的,「當人跌到谷底的時候一定會有一些契機讓你抓到浮木」,對於Simon的浮木就是Android。

(六)甜蜜點的來臨:

開始開發Android一些相關軟體,在2010年時開發了一款「YOUTUBE下載器」,最大的優點在於可以離線收看,當時3G不是那麼的普及只能先用家裡的網路分享下載好帶出去收看。想說既然都已經做好了那就放上軟體市集看看,過沒幾周在各家軟體市集大受好評,國外的用戶還特地打電話給Simon請求做一個英文的下載器,加上軟體有置入廣告收取廣告費,公司因為這個軟體APP開始有了更多的收入,此時發現「創業很多時候不是要證明你有多偉大,而是要證明是否可以從別人口袋拿到任何一毛錢」,當有一美金入帳時當下的感覺真好,有了收入也開始找更有能力的人來公司。

(七)與網路巨擘的攻防戰:

因下載器的好評加上廣告費的收入,公司的營運開始正向成長,但在某天不知為何原因被Google立即下架,Simon開始找尋各種方法上架繼續讓軟體可以繼續被人使用,但還是敵不過Google的偵查。公司再度陷入了瓶頸,Simon只好申請房貸去借錢挹注公司,那增資不是更容易嗎?但增資股本便會膨脹這樣更難賺到錢。創業家最了不起的精神在於會不斷的去挑戰、不斷的去找出路,雖然Google不能接受那其他的軟體市集也許就沒這個問題了,結果上架Amazon Appstore不分類冠軍、其他市集一樣冠軍,也開始找其他托播廣告,公司正式開始起飛在APP廣告營收最高營收三千萬,開始有很多有很多投資人開始來訪,Simon也決定增資去開發別的行動軟體,開始做出了許多社交軟體APP,但總是做到一半就停了,為甚麼?產品做的很好但因為社交軟體市需要靠許多人去推動的,我們是在台灣不是在美國或是很多人的國家中,如果真的要做社交軟體也不要做只有一個人就不能用的服務,當沒有朋友一起用這項服務他的價值也顯現不出來,社交軟體是需要非常強的網路效應的。

(八)創業多年的省思:

在創業4、5年的Simon開始思考,我是甚麼、微巨是甚麼、適合做甚麼?Simon很喜歡跟大家分享的是,如果你要做一個很多使用者的話需考慮以下三種原則:

1.沒有文化差異問題。譬如:製作一個宗教APP就只限定某個文化族群使。

2.使用頻率高。譬如:鬧鐘雖然會每天使用但使用時間極短。

3.適合行動裝置。譬如:通訊錄、定位、一些無法由網頁取代的APP程式。

最後決定以工具類網路服務為公司發展中心,微巨開始研發「電子票卷」相關服務,也剛好符合了三項原則。

(九)創業家的忠告:

Simon創業了八年統整了這些年的感想,列下了七點忠告:

  1. 永遠保持樂觀:永遠都可以找到一杯水可以喝,堅持理想。
  2. 一定要有精神調劑方法:創業是孤獨的,一定要懂得去釋放自己的壓力。
  3. 人才人才人才:如果真的要做一個面向國際級,人才是創業的基石。
  4. 沒有熱情的員工不要找、不要留。
  5. 創新要比氣長:很多人會在背後看你的好戲,一定要證明你可以。
  6. 「不要花太多時間」參加各種創業活動,只為了證明你是個咖。
  7. 有收入才算存在。

歡迎關注


Facebook


Youtube


Weixin

聯絡我們 | 問題洽詢&商業合作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