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例會】女性創業與文化衝突
講者:鄭宇庭 (Madeleine)
紀錄:陳怡彣
創業期間若找不到可以倚靠的肩膀,別忘了我們還可以「靠牆!」
【前言導讀】
女力時代,女性創業家漸漸站上世界舞台。無關性別平權與否,女性創業家(尤其是亞洲女性),所要面對的課題不外乎家庭與社會。在面臨人生抉擇時,女性的生涯成就或事業,往往無形中被擺放在人生的第二順位。
對Madeleine 而言,25 歲就選擇創業是一個不簡單的決定,同時亦選擇進入家庭生兒育女。身為華裔臺灣人的她,在過程中體會到臺灣女性因為環境及社會刻板印象的兩難,因此在提升臺灣國際競爭力之暇,更不遺餘力分享自己的理念故事,希冀用自身經歷啓發更多亞洲女性。
這次WorkFace Taipei 邀請宇庭分享在創業過程中所面對的中西文化衝突,以及該如何運用女性獨特智慧面對可能遇到的社會框架。
【講者簡介】
知名專欄作家。紐約出生華裔臺灣人,高中回台,並於臺灣大學完成學業。教學經驗十年有餘,輔導上千人才站上國際舞台。在教育產業服務的過程中,看見臺灣人才在國際化中面臨的困境,因而創立「以熙國際」教育機構,期待藉由不同領域的英文專業訓練,幫助更多臺灣人才躍上國際。
【例會實錄】
Madeleine以《小王子》故事裡狐狸的篇章對大家說她是如何踏入創業這條路。她說:「創業就像故事裡提到的馴養,馴養其實就是『建立關係』。然而,如果你馴養我,我們將會需要彼此,對我而言,你將是宇宙間獨一無二的。」
ㄧ、Big Apple 我所成長的城市:
紐約是我成長的故鄉,擁有文化種族的大融合是個讓你覺得什麼夢都可以成真,也是個會讓人思考延伸至許多層面的地方。這樣的城市養分,造就我今天的性格。思考著,是什麼讓夢想在紐約實現的可能性大於其他城市?我想,是因為這裡的人心很大!
二、創業這條路,踏上了,就沒有後悔的權利:
常開玩笑地說:「創業者都有病,得了一種叫做堅強病。」跟著家人回到臺灣,17歲開始教英文,我的學生都是比我年長的前輩,所以常會碰到許多職場上我不懂的領域,但我不會因此選擇害怕或放棄,秉持著踩不死的小草精神蒐集資訊、學習,繼續前進,也因為這些經歷,讓我有機會去探索與累積很多我不會的東西。
後來,朋友推薦我可以有一個自己的Studio教英文,也就這樣開始了。雖然感覺是傻傻的選擇,但是我很認真面對這個挑戰。給大家建議,創業前,要問自己的幾個問題:
1.Why am I starting a business?
2.What kind of business do I want?
3.Who is my ideal customer?
4.Do I speak like a leader?
5.What differentiates my business idea and the products or services I will provide from others in the market?
6.How much money do I need to get started?
7.Do I have what it takes?
三、心中願景有多遠?藍圖有多具體?
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把你想做的事情跟國際講,而不只是跟在台灣的人民講。大家一天都有24小時,為什麼有人一天可以做這麼多,但為什麼有人這樣,有人那樣?「思考的前瞻性會決定事情的可成性」,創業的人要想的不是兩三年能獲利多少,而是要知道自己的產品能夠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改變!
以熙國際的產品,不管是教材或專業師資,除了聚焦更可以用精緻來形容,不知不覺吸引到高階經理人、或企業的總經理甚至是董事長前來學習,這是自己在創業裡很意外的收穫!也因為我們予以他們超乎預期的品質,為自己贏得更多口碑。
四、誰管你的title,大家要的是radical :
與大家分享關於我個人的小秘密,就是我持續「投資自己」!在與其他創業家交流的過程中,以下幾項是我感受到臺灣創業家跟國外創業家很不一樣的Culture Shock:
1.Saving face
2.Too much mingling
3.Want to make fast money
4.Not visionary
5.The market is not here
臺灣人口密度很高,所以我們常常會覺得A不買那就賣給B。但是在國外,常常A不買,那麼你的產品就幾乎宣告陣亡,因為你不可能再花更大的運輸成本把你的產品送到其他地區。因此,讓我們用視死如歸的精神創造,並且一起「以臺灣為家,以世界為舞台!」
五、Secrets to Business Success:
1.Do yourhomework
2.Treat your employees fairly
3.Have the highest level of customer service
4.Always act as if you are being watched
5.Build a reputation for integrity and honesty
6.What to do once you are profitable
Sheryl Sandberg在《Lean In》書中鼓勵女性「往桌前坐」、接受挑戰、積極追求各種目標,她亦強調三個重點是:
1.推翻自己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
2.女性會想太多,為了還沒有發生的家庭計畫,把工作上的機會擋在門外。
3.女性要相信自己。
不過,若是道德觀不好的人,再有才華,切記都不要跟他合作!創業的這十幾年來,後來才發現我隨時隨地都處於創業狀態,我不會因為我是女生,就在創業的過程裡對自己有任何女性的特權或藉口。你在什麼樣的位置,就要擔起什麼樣的責任,人跟人之間並沒有所謂的對價關係。
六、企業家,應該要失敗很多次才叫創業家!
我覺得女性創業家,應該是第三性!
「自我成長」有很大一部分,是透過與別人交流開始的,尤其創業更是自我多方面不斷突破向前的戰鬥期,所以有時是必在抉擇中犧牲一些東西。很多人會問:「女性創業家找不到肩膀可以依靠怎麼辦?」我常反問:「你真的需要一個肩膀依靠嗎?你也可以選擇靠牆啊!」女性創業家,需要的是一個可以跟你一起成長的另一半。
不過,創業後我變得更能同理男性。我覺得婚姻的確是兩家人的,但人生是自己的!不覺得一定要說服誰做什麼,只要對得起自己就可以,很多事情如果可以溝通那很好,若暫時彼此的思維無法對頻也不用刻意勉強。可能這樣的說詞會讓人感覺我的想法很西方,不過提供給大家思考字句裡的真正意涵。
最後跟大家分享我在臺灣創業時,所感受到的女性包袱。女性與男性創業家來說,有幾個社會給的框架需要女性們跟自己好好溝通:
1.需要比較融入男方家庭
2.小孩有事情,第一個一定先找媽媽
3.較有情緒,需要有管道可以紓解,或是自我調適的能力要好
創業家需要有圓融的性格,創業有趣的地方在於,很多事情都不會按照計畫走,然後很遵守莫非定律。這個世界很少教我們失敗,失敗很多次是常態,次數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後有達成你所想要的願景就可以!
【延伸閱讀】
Womany.net-展現女性多元樣貌的網路社群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1916
TED演說:「為什麼我們的女性領袖太少」
Sheryl Sandberg Addresses the Class of 20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Db0_RafutM&featur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