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例會】啟動你的創業飛輪


workface taipei



【台北例會】啟動你的創業飛輪

紀錄:陳怡彣、攝影:Josh Yen

IMG_9238.JPG

「創新是最安全的冒險!」

【前言導讀】

如果有本創業天書,可以教你立於創業不敗之地,你預期天書內會有什麼內容呢?是告訴你哪裏有錢脈?或是指點你客戶的方位?亦或是教你如何組成天團?你想要瞭解創業成功的秘訣,於是尋尋觅觅創業秘笈,於是四處拜師學藝。你明白創業失敗是常態、成功是偶然,也明白創業者應具備的特質,但在機會來臨時往往孤注一擲!

如果你在離開校園前,有機會透過系統化的競賽訓練,除了瞭解創業的本質及創業者的特質,還可以在模擬創業的競爭及競合關係,是不是能在創業路上少走點冤枉路呢?究竟學界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創業支持呢?

WorkFace Taipei群組9:品牌、經營管理、渠道與其他,特別邀請到台大創意創業中心李吉仁主任,以他多年的産學界經驗,來分享他獨特的創業心法:創業要能成功,內在素質比外在資源來得更關鍵,尤其是了解自己的初心、價值觀與不足,才有機會成為極少數會成功的創業者。邀請想創業、創業中、已創業的朋友來聆聽交流。

【講者簡介】

李吉仁教授為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兼任管理學院教學與資源發展副院長,並專責高階管理教育發展課程之推動。李教授係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企管博士,專長於策略管理,研究聚焦於企業成長策略、策略性投資佈局、産業競合策略等議題,曾多次獲得台大教學傑出獎與優良獎,並曾協助多家台灣大型企業進行策略規劃與高階人才發展專案。

IMG_9214.JPG

【例會實錄】

ㄧ、我們先聊聊關於…我:

這幾年負責台大創意創業學程,教授學生創業,我有一個很大的心得:「老師是個相當高風險的行業,因為所有的老師都是用過去的知識在教現在的學生,去解決未來的問題!」所以,即是我是台大的老師,要提醒大家,喜歡聽講座很棒,但不要相信上面說的都對,要自己多思考!我很喜歡Work Face的三所有精神:所有人服務所有人,所有人向所有人學習,所有人支持所有人。今天我會與大家分享我近三年的學習心得!

簡單用三個數字來介紹我自己:

32歲,離開企業界,決定找一個沒有老闆的行業,於是到學校當老師。

50歲,又決定離開學校,再次踏入業界執行專案,那時除了策略領域亦開始解決企業人才接班的問題,因此很榮幸能擁有人力資源專長與公司經營策略實務經驗,為社會提供一己之力。

52歲,開始接觸體能,想要有意識地為了自己的健康做一點什麼,我從完全不會變成會,近期完成25KM的馬拉松,這段過程,讓我感悟企業跟人生是很相近的!跟大家分享一個關於超越與突破自我的秘笈,就是「把自己想做的事情跟全世界說,因為這樣你就非做不可!」

二、再從產業面談創業觀:

天下雜誌有做兩岸三地的1000大企業指標,被列名的公司類別有:電資通、光電、金融保險、傳產服務,就這麼四個大區塊,年收超過260億,數量約莫158家。我們一起回想二十年前,是哪些人在創業?會讀書的人出國回台灣當教授,沒有辦法的人只好去創業,而簡單統整那時創業的人,內在動機有哪些呢?創造財富、改變命運框限、社會價值觀。創業條件什麼最重要?「時間點The Right Timing」最重要,沒有這個KEY即使長出來也是長不大的!去想想我們過去有VISA平台,但是我們停在VISA很長的一段時間,然而第三方支付卻在一兩年迅速竄起。(美國現在的第三方支付,亦沒有大陸來的發達)。

過去的成功創業家的特質有哪些呢?我的觀察,他們掌握機會與趨勢是有熱情的、轉化問題危機是轉機的態度、勤奮儉樸務實、失敗能再起的韌性、居安思危的內在動能。針對居安思危這個點,我特別想跟大家提華為任正飛董事長,華為公司內部最近人事大重整,就是一直在「試煉員工的生命力」,華為希望自己是一家有危機意識、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企業!那麼…新世代創業家的特色又是什麼呢?現在青年不談規模,談價值,甚至談達成自我理想的實踐與照顧過去被資本市場邊緣化的群體,社會企業亦佔整體新創公司有些許的比例。以下,是我自己整理關於兩式代創業的特色:

Horizontal  V.S.  Vertical

Hardware  V.S.   Software

Scale  V.S.  Smart

Standardization  V.S.  Socialization

Make a living  V.S.  Make a life

三、全球瘋創業,執行度與未來性?

科技更發達,但是創業並沒有因此就比較容易成功;即使有環境,但是成功的不見得比較多。很多人會問:「創業,到底是不是優秀的人才能做的事?」從美國來看,長春藤學校融資到金額的確大過於非長春藤學校,不過,台灣卻不一定是這樣!我們從底下三個部分來討論這個問題:

  1. 菁英學生是否比較適合創業?

以前會輔導學生撰寫履歷,但台灣學生的視野廣度普遍不足,職涯方向未定,雖然透過引導他們問自己:「十年後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樣以終為始的生命策略,也沒有讓他們做出比較明確選擇。根據觀察,有一個很重大的關鍵是:我們的學生普遍飢渴心不足。(現在學生資不資優不知道,但資源優異是千真萬確的。)他們要煩惱的,可能是選擇很多該怎麼選?即便是想要創業,他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解決什麼問題…到底要不要去創業?心中總是在跟另一個選擇做機會成本高低的比較。

  1. 如何提供有效的創業教育?

既然,台灣的教育制度是很大的元兇,那麼,我們如何風雨生信心?努力突破重圍呢?雪上加霜的是現在台灣父母的期待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找安全的工作,所以,公職成了迷途孩子唯一的方向,金銀銅鐵飯碗的職涯策略,真的是對年輕人健康的嗎?是台灣未來可以寄託的希望嗎?但同時我心想,創業真的是教育可以教出來的?(因為老師,並不是創業家呀…)

  1. 創業教育的真正挑戰是?

只有一個關鍵:協助學生找到他的內在意義!著名書籍《讓天賦自由》也是在講這件事情。

四、創業要把握什麼?:

要把握3D:Desire、Different、Delivery,要真正可以創造價值的!曾經採訪24位不同世代的創業家,問他們五個相同的問題,分別是:創業初心、機會、資源、能力、機運。(以圖表示)

  1. 機會從何而來?

從有問題的現象!那你若要解決問題,一定要有不同於現在的方法!(如果你只是在複製別人既有的模式,那走不遠的)創新是創業的核心內涵,為什麼我會說:「創新是最安全的。」因為沒有人相信你會成功,所以沒有人會抄你的,即使你的創新很冒險,都會變得很安全,因為不完美就是機會!

案例:「厚生市集」教很多組織建立Supply Chain模式協助他們成長。

  1. 資源從何而來?

資源是需要去搬動的,感動人心,就能槓桿資源。分享經濟就是在實現零邊際成本這件事。資源是有價值差,一瓶礦泉水在台灣與在撒哈拉沙漠有天壤之別的價值。活用資源價值差,本身就是成長機會。那要如何啟動價值差呢?

案例:「彩虹故鄉的願望」台大創創學程的學生串連各種資源,協助哈凱部落解決他們的房屋重建問題!

案例:「大陸e袋洗」

  1. 能力從何而來?

無知不是壞事,失敗不是終點,能力是從不斷解決問題而來,邊做邊學是常態。跟大家分享關於「慢跑」這項看似簡單但又不簡單的大學問。訓練自己要沿著自己的限制點去跑!像巴拿馬運河的梯級運河方案。不過,前面有提過有沒有危機感,是很重要的關鍵。魏德聖導演說:「是因為來自於對後果的無知與無懼。而危機感是支持你撐下去的關鍵,使命感倒是其次。」

  1. 運氣從何而來?

機運不是天生,而是內在變數。那個感覺不是計算,那就真的是感覺!貴人是因你而出現的,不是求神拜佛來的。自己的熱情與執著才是自己最大的貴人。因為你的願意(希望他人成功或是問題改善,不是要結果的反饋;他人成功或是問題改善,可以激勵更多人,你知道那才是對的)因而變成人家的意願。若從環境面來看,要提供一個失敗還能再起的環境,亦是創業者無形有力的貴人。

  1. 初心怎麼來?

找到你最底心的WHY?是什麼支持你每天早上6:00起床?施振榮說:「創新本身就是自我成就感。」吳清友說:「創業是提供實踐自我與自由的選擇權。」初心,是轉動一切的力量!

最後,跟大家談談「新創公司要不要給股東薪水?創業者不要CARE薪水多少是真的嗎?」我的看法是「錯!大錯特錯!」矽谷的創業者,是根據他在公司上班的薪水給付,因為這樣他看得起自己的價值,信心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上,如果他今天失敗,他會有勇氣「再起!」創業關鍵在「再起!」所以,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台灣的天使投資,分享蘇拾忠秘書長說過的一句話:「台灣其實沒有真正的天使投資人!」但我們都可以是自己的天使投資人!最後,有句俗諺乘載古人智慧,送給大家:「一命、二運、三風水、四讀書、五積陰德」還是有某些值得我們好好思考的部分!

【延伸閱讀】

1. 有效縮短「從A到Z」的路徑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7567

2. 內部創業為什麼反而難?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0807

IMG_9327.JPG

歡迎關注


Facebook


Youtube


Weixin

聯絡我們 | 問題洽詢&商業合作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