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例會】沒有教室的未來大學


workface taipei



【台北例會】沒有教室的未來大學

記錄:花璿雅、攝影:Josh Yen、Wei-Yih Tao

IMG_9581.JPG

【前言】

進入2016倒數的季節,您成功挑戰自我了嗎?有什麼想完成的事,就缺那一點動力嗎?非常歡迎您用一晚的時光,來補充年底衝刺燃料!

這一次,Work Face Taipei要帶大家重回學生年代,但,不是回顧過往,而是打開五官加入這群青年。聽一場,顛覆八零年代思維,實踐想像力與超能力的故事。

WorkFace Taipei群組12:教育訓練/心靈成長/自我提升,特邀「沒有教室的未來大學」團隊其中四位成員,Danny、Tori、Boxy、Zoe,與大家分享「You never know until you try」的關鍵抉擇!

【講者簡介】

(1) Danny

Medical Fablab NDMC創辦人。大學一年級和室友在寢室,用簡單的自創設備,組裝出全校第一台3D列印機,從此踏上了燃燒他生命魂的不歸路。身為Harvard University Science Center & M.I.T. Visiting Student,致力為醫療模型奉獻心力。

(2) Tori

「有沒有想過你為什麼是現在的樣子?」何時會感到被束縛?是…想逃卻發現逃不掉的時候嗎?她將分享自己改變生活後,對刻板印象提出的各種疑問,還有日常觀察與所思,不管是用醫學的眼光或單純愛發呆亂想事情的腦袋。她是位…醫學生、旅行家、閱讀者、攝影手、運動員,一位典型的SLASH。

(3) Boxy

曾經夢想成為創作者的高中生,在理性的思量之後進入警校就讀。是什麼原因開啟他的深度思維?決定拿回生命的主導權,規劃一場冒險:休學。而休學前與家人的溝通與休學後的計畫又是?如果大家好奇他的轉折故事,他很樂意和大家交流想法與經驗。

(4) Zoe

在將滿20歲之際,毅然決然休學赴比利時打工度假。獨自在歐洲流浪了一年,歷經一趟尋找自我,關於倔強、改變、夢想的旅程。一年不長但也足夠讓內心再次與世界對話,摸索20歲的樣貌。不管我們彼此年齡為何,您,找到自己了嗎?

【例會實錄】

IMG_9412.JPG

Danny 陳加恩

從零到醫,3D列印醫學夢

Danny大學一年級時,好奇心驅使下,與室友利用有限資源,在寢室中組裝出一台3D列印機,將引領世界的潮流應用在醫學領域上,翻轉了傳統只用單向接收訊息的學習模式,付諸行動到創新的「實作」,而這股創新能量就是數位製造革命的源泉。

隨著作品不斷地研發,學校規劃一間實驗室讓Danny與他的室友運用,這間FABLAB就是醫療與Maker精神的發想基地,讓他們學會思考、學會分享、更學會動手自造。Danny行跡遍及德國多間FABLAB,互相交流探討3D列印在各個應用領域的現況及發展,也在這世界的另一頭連結起另一間FABLAB,共同投入解決醫療問題,語言和國界都不是Maker精神的藩籬。

在百萬創客擂台,Danny的醫療輔具使他獲得首獎,他毫不藏私地分享他眼中「發明」的定義,其實就是從很生活化、非顯而易見中去做改變,一步一腳印去實證,進而累積造就不平凡。今年暑假他到MIT Media Lab參觀,這是一間跨領域的實驗室,以專案模式進行,強調對社會的影響;另一間小兒科的實驗室啟發Danny 3D列印實際醫療應用範圍;定期與MIT教授及多處FABLAB夥伴線上視訊交換想法,相互砥礪,激發每個人的創造力。Danny向大家介紹3D列印目前的臨床應用,主要以教學、跟病患及其家屬解釋醫療操作、幫助醫生執行手術,3D列印的擬真性大幅提高手術精準度,及縮短醫療時間減少對病患的傷害。

創新是什麼?從來不是源源不絕的靈光乍現,也不是一氣呵成、一步登天,從小小寢室開始,至今善加利用多方資源,持續推動3D列印技術,打造自身的競爭力,在跨領域中發光發熱,Danny最大成就就是能發揮貢獻。

IMG_9421.JPG

Tori 陳文茜

我想做一個怎麼樣的人?

你有沒有想過你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某次望進鏡子裡,Tori突然感到窒息,鏡中的人與認識的自己大相逕庭,從髮型、穿著、外貌都不是真正的「我」,社會對她的期望蒙蔽了她對自己的定義,Tori想要掙脫這枷鎖,她剪掉了維持很久的長髮,踏出奪回生命自主權的第一步。那束長髮意味著有限的自由,以往畏懼的莫過於家人的眼光、社會的價值觀,剪髮帶給她一連串的啟發。

以醫學立場來說,退去那層薄薄皮膚的人體,很難分辨出你我,這意味著人與人的不同大多只是一層皮的差異,而我們煩惱的也常限於這軀殼的深度,外表不能評斷一個人,而大眾卻時常陷入這迷思。生命本身就是個奇蹟,此時此刻,我們能正常運作身體,是最大的幸運;最終生命會消逝、肉體會腐敗,這是人人平等的事實,那些糾結都相對微不足道,我們應珍惜所有,了解自己生存的意義,如水一般,以更開闊的心態參與這世界。

這暑假,Tori隻身前往尼泊爾旅行,不畏與人交流,甚至和一名街頭小販成為朋友,向他學習當地傳統樂器,也分享生活點滴;參與柬埔寨農村廁所的建設計畫,實現小時候建造樹屋的夢想。當知道想要完成什麼時,要堅信自己,不被動搖,會有人覺得你不務正業,但你知道心裡是富足的。

嘗試新事物時,總是會有很多顧慮,但做了之後往往不是想像中的模樣,多方地去探索,慢慢蒐集所有組成自己的元素,不要留下「如果我能在過去多做些什麼就好了」的遺憾。

IMG_9446.JPG

Boxy 王重熙

人生重新出發,開創另一種可能

Boxy從小深知自己對藝術的熱忱,夢想成為圖文創作者,但隨著社會環境與家庭灌輸自己的想法,逐漸認定從事公務員的穩當生活是自己的未來,因此進入了警察大學,政府提供減免的學雜費,也補貼食宿和優渥零用金,但是最後Boxy他卻按耐不住這種生活,決定休學。

固定的生活作息、制約的團體行動、目的性的課程,使適應不良的Boxy憧憬著更多的自由,長官破例提供給他一個小儲藏間,每天晚自習後,在冰冷的小空間中持續學習所愛的創作,儘管嚴重睡眠不足,這卻是他的精神糧食、繼續生活的動力。最終他選擇休學,父母也尊重他的決定,良性的親子溝通是他最大的支持。

Boxy強調上學並沒有錯,不過一定要知道自己求學的目的為何,跳脫世俗的框架,勇敢做自己,學習你真正想要學習的。現在Boxy安排時間充分學習圖文創作,到台大旁聽的許多課程,比任何課堂中的學生認真,積極加入台大校內社團,也四處參與公開演講的活動,開發連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潛能與才華,為自己締造機會。

從經驗中創造最大的價值,Boxy不對過往感到後悔,更加堅信所愛,接受自己沒辦法隨時滿足每個人的期望,因為要符合大眾的期待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且是我們人生中最大的枷鎖。他認為發掘人生目標不用急,慢慢尋找,但是要懂得如何踏出我們的那一步,青春的廣度、深度、精采度是掌握在我們手裡的。

IMG_9540.JPG

王雲安 Zoe

出走,為了什麼?

Zoe離開熟悉安逸的環境,一個人前往比利時打工度假,用當Au Pair的方式,在帶小孩之際,進行文化交換和語言學習的計畫。別人問Zoe:「為什麼要離開?」,內心湧出一句:「為什麼不?」,這一趟旅程,365天,開啟她與世界的對話。

為了離開。舒適圈的範圍大小因人而異,Zoe的舒適圈反而禁錮了她,迷失在不知為什麼而活之中,她察覺無法和這樣自己相處一輩子,所以她必須要出發,去探索前所未見的自己。

為了倔強。不被逼迫走在社會為我們鋪好的道路上,學業從來不是唯一的選項,這個決定是為了當下的自己而做,和世界證明,與能力成正比的不是年齡,而是心的視野。下了飛機後,迎面而來很多挑戰:融入一戶家庭、自己煮飯、從零開始學法文、控制生活預算、結交新朋友、照顧身體健康……獨力完成所有決定。

為了自己。畢竟我們才是人生的作者,有權力編寫自己的故事,透過部落格( https://zoewang0916.wordpress.com/ )紀錄所思、所學及種種經歷,還透過音樂創作表達旅程中的體悟。學習語言可以不制式化,在法文班中和多國學伴玩中學、學中玩,更激發學習動力,覺察出原來國家、民族、語言、年齡從不是隔閡,包容、誠摯的心建立起深刻情誼。

為了看世界。即使面對很高的風險,Zoe到多個歐洲國家Couchsurfing,放開疑慮、選擇信任,其中巴塞隆納家庭邀請她一起享用平安夜大餐,這相當於我們農曆除夕圍爐,雖然聽不懂餐桌上任何一句話,溫馨的氛圍及友善的笑容就代表了一切。旅途中感受每個城市的脈搏,成為世界的一份子,充溢著歸屬感。

為了碰撞。工作期間,布魯塞爾發生兩起恐怖攻擊,情勢相當緊張,但當地居民依舊帶著花束、蠟燭到市中心,為惶惶人心祈福,她也作詞作曲獻上Fearless這首歌,用溫柔的方式對抗恐懼,並向世界大聲宣揚我們仍相信和平、相信愛。

為了回家。框架住我們的永遠是自己,Zoe認為,我們賦予世界什麼價值,它就擁有什麼樣貌,只要發自內心,用所有能量去做自己,別總是被「當初該做而沒做」絆住,將熱情轉化為勇氣,大步邁出,全世界就是我們的舒適圈。

_DSC2041.JPG

_DSC2039.JPG

歡迎關注


Facebook


Youtube


Weixin

聯絡我們 | 問題洽詢&商業合作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