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例會】遊戲公民之路:踏出新手村
紀錄:WTJ、攝影:wei-yih Tao、郁姈
前言
Wa’s UP 阿普蛙工作室,以成為世界公民為目標,提升台灣整體公民素養。透過「理論」結合「遊戲機制」並且「實際行動」,培養現代公民「慎思明辨」及「關懷社會」之能力。
三年前一場同學會、下班耍廢的小社團、一群基隆青年因為一段TED影片,受到美國John Hunter老師設計的「世界和平遊戲」啟發,立志以「遊戲推動公民教育,培養具自主性與同理心的世界公民」為目標,與夥伴們持續朝自我實踐與貢獻社會之路邁進,以自己決定的姿態有趣地度過每一天。
WorkFace Taipei第12群組:教育訓練、心靈成長、自我提升,由輪值召集人怡彣主持,將於三月份舉行一系列教育相關的主題例會。本場例會邀請到阿普蛙工作室負責人-吳健毅,邀請對主題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參與交流!
講者介紹
吳健毅,阿普蛙工作室公司負責人
至今做過三份工作,但人生一直蠢蠢欲動的28歲。畢業、退伍後先是當退休國代的助(跟)理(班),半年後轉職當編劇,三個月後決定與夥伴創立「阿普蛙工作室」。專長是上班遲到不臉紅,還有遇到喜歡的女生就馬上求婚。最近常思考的問題是:「怎麼樣過一個值得活的人生呢?」
了解更多:
如果你已經迫不及待想知道我們在做什麼,歡迎觀賞:
分享內容 (以下以吳健毅為第一人稱記錄)
一開始我先用一個小測驗讓大家快速了解【科學理論】和【遊戲設計】結合大概是什麼東西,如圖所示。
1. 劍士:行動力強,勇往表現,但容易三分鐘熱度。
2. 弓箭手:目標導向,重視期限,卻常常讓人覺得不通人情。
3. 煉金術師:研究學者,重視過程,卻容易困在自己的小宇宙。
4. 吟遊詩人:及時行樂,重視人際交際,卻常常沒有成果。
這個例子就是一個【理論】結合【遊戲】的案例,雖然看起來好像只是一個情境遊戲,可是其實夾雜了許多知識理論與實務經驗,除了可以用在桌遊遊戲去認識彼此外,也能夠應用於商業談判。比方說,如果你今天是要和劍士類型的人溝通,也許你可以給他一個舞台讓他去有所發揮;若是和弓箭手類型的人協調,就必須明確列出什麼時間會產出什麼成果,那要投入多少資源等等,因應每個不同情境的人都會有不同的策略,希望大家可以藉著這個分享去體會,原來遊戲除了單純的休息娛樂功能外,其實還有許多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奇與智慧。
那為什麼我會從事這件事,就得從我的過去開始說起,我以前高中的時候是唸建中,那個時候我參加許多活動及事務,沒有花許多心思在學業上,我都還記得那個時候我的物理模擬考才只有考20分,不過後來要大考的前一個月我就閉關念書,後來考上台大心理學系,我現在回想覺得蠻好笑的,因為那個時候我沒有失敗,所以讓我大學的時候也花很多心力在社團、活動及其他事務,沒有認真思索自己想要過怎麼樣的人生,到大四的時候和當時的女朋友分手,讓原本想去當兵的我決定去念研究所,因為覺得這種時候如果要服兵役應該會撐不住,結果因為我沒有花很多心力念書,所以我失敗了,第一次人生重要時刻的失敗對我造成很大的挫折,因此只能認命地去當兵,但是在部隊的時候,我反而有很多時間閱讀,所以我閱讀許多書,那個時候,我才開始去思索,我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
後來退伍第一分工作因緣際會成為一位政治人物的助理,基本上工作內容就是陪著跑各式婚喪喜慶、公開活動及與其他政治人物交換利益等等,因為在軍中的時候有思索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所以在不影響工作的情境下,我開始花時間在參加朋友間推薦的活動及聚會,後來在一次國中同學會會後,我邀請大家一起參加去玩桌遊,我們反而因為桌遊活動有了更多互動及了解,我才發現原來簡單的桌遊可以讓人與人之間更有連結,而那個剛好有一個從事社工師來問我要不要定期辦一個桌遊聚會,就展開我和桌遊分不開的命運。
接下來一群人的定期桌遊聚會就開始了,剛開始的內容脫離不了抱怨公司、家庭及感情問題等等,但是隨著時間增加,大家開始會因為桌遊遊戲有不同更有深度的話題,越做越覺得有趣,漸漸地希望把這件事情辦大,而不是只發生在我們的聚會上。後來,我和團隊成員觀看一個TED的精采分享,講者是John Hunter,分享主題是叫做【世界和平遊戲】 (編按:影片資源 John Hunter 談世界和平遊戲),我們發現原來小小的遊戲可以改變許多觀念,發揮無限大的影響力,而且參與者是主動學習,比起單純的填鴨式能夠有更顯著的記憶,所以我就決心要讓台灣也可以產生這種偉大的桌上遊戲。最初,只是一群人討論了如何做遊戲,後來幸運地遇到一個社會企業要贊助我們開發,所以整個團隊很認真的準備,不過卻因為我們不懂得行銷我們的理念而告終,但是因為這個經驗,我們開始去搜尋什麼叫做社會企業、商業模式及獲利方法等等商業名詞,甚至全員閱讀著社企流出版的社企力,最後,我們就以【阿普蛙工作室公司】創業了。
那我稍微說明阿普蛙目前的服務:
1. 透過新的教案改變現有桌遊
2. 利用桌遊工具協助學校的生涯規劃。
3. 規劃實體營隊帶領學生發揮影響力。
最後,我分享我創業最大的收穫,就是【自由】,還有承擔自由而帶來的成長。自由其實是個沈重的禮物,意味著【真正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因為是自己決定,自己行動的,所以沒辦法責怪到他人身上像是老闆、父母及任何一個替你做決定的人,因為都是自己決定要這麼做的。在整個過程中,必須要不斷的前進,調整方向,然後再前進;另外一個我覺得也很棒的是【夥伴】,一種同時具備同事與朋友這兩種關係的存在,能夠有夥伴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這也是無可取代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