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例會】閱讀處方籤


workface taipei



【台北例會】閱讀處方籤

前言

如果說一本好書,是滋潤我們內在心靈的海洋,那麼好的說書人則扮演著畫龍點睛的角色,拆解書中看似博大精深的案例,內化成你我生活中都能親自實踐的知識歷程。

透過說書人的解讀以及生活中的體會,不僅僅是閱讀一本好書,更是閱讀一個人內在的豐富心靈。知識是可以彼此共享的,今晚讓我們一起透過閱讀,航向更大的世界寶藏。

分享人介紹

一號說書人 – Craig

Craig,目前是共享料理的餐桌主持人、企業顧問,相信料理可以快速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致力於探討人、食物、環境之間關聯。曾任劇團助理、展覽製作人、大學講師、專案經理、研究員,喜歡跨領域的學習,擴大自己的舒適圈。

二號說書人 – Neo

資深數位行銷,發起「為你而讀」說書社群後,曾於「行雲會」、「WorkFace」、「交點」等平台分享交流。 歷經新型態創業、網路新創、傳統產業,站在數位與實體、傳統與創新的交會點,擅長從 0 到 1 之人。

三號說書人 – Nala

從知名電子廠業務轉型成精品通路人資,從便利的台灣飛向原始南美探索自我,冒險精神淬煉而成的Nala,將透過他在精品通路的經驗,告訴我們『設計的力量』。

分享內容(以下以 Craig / Neo / Nala 為第一人稱記錄)

《共享經濟:改變全世界的新經濟方案》| Craig

我自己是 Airbnb 的愛好者,透過這個媒介因而認識許多朋友,知道這個人大概是什麼個性、喜歡什麼樣的居家風格等等,對我來說是非常有趣的。那既然閒置的房間可以共享,廚房有沒有可能也共享,於是,我推廣共享料理的行動就這樣產生了。

而在書中,共享這件事是為了解決經濟剩餘的問題。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大家開始意識到我再也不需要去擁有一樣東西了,透過資產的再利用,提高資產使用率。於是,書中提出一些實際個案,首先是英國,英國在2014 年就宣示要打造全球共享經濟中心,英國政府官員甚至可以選擇共享經濟的住宿與交通服務,預估到 2025 年共享經濟可以達到 90 億英鎊的規模,這裡跟大家分享兩個特別的案例,第一個是 Shared Earth,起初叫做 Shared Land Project,運作概念是當地主有很多塊地卻沒有時間耕作時,就把地開放出來讓想要耕作的朋友來登記,由 Shared Earth 負責做媒合,後來這個概念擴大為除了土地之外還開放耕作器具可以在平台上共享。第二個是 nimber,假設我們今天要寄東西到高雄,通常我們會寄宅急便或是郵政包裹。但 number 突破這個形式,幫你找到剛好要去高雄的人幫你送件,因為順路所以也不會耽誤到對方的時間。

而書中也有提到共享經濟背後有兩個很重要的議題,信任以及新型態的勞動關係。回歸到我自己的事業,在做共享料理時也常被問:「讓不認識的人來你家煮飯很危險耶!」;同時,另一個更深層的問題是,這些人的收入該怎麼被計價、該如何報稅,世界各國都還沒有一個標準答案。而共享經濟有它的問題存在,但我選擇去看它的價值而不是問題。共享經濟的趨勢是-凡有剩餘皆可共享,今天不論你有任何技能或是閒置資源都可以和大家共享,也和大家分享另一本書《第四消費時代》所提到很棒的一個概念,我們的消費為的是利他,而不是滿足個人的私慾,未來會邁入一個共享形式的時代,透過共享而讓彼此有更深層的交流關係。

《小數據獵人:發現大數據看不見的小細節,從消費欲望到行為分析,創造品牌商機》| Neo

當我們在談小數據時,會下意識去想他和大數據會不會是有所牴觸的。但其實這本書想要談的是小數據如何去結合大數據這個觀念。首先和大家談談大數據,一般來說,大數據蒐集的資料筆數至少是 10 億起跳,而問題就在這個環節產生,當我們擁有怎麼多筆資料數時,我們想要用這些資料做什麼,又要如何有效的運用這些資料協助我們去做決策,所以我們要回到事件最初的本質來看,以企業來說的話,要思考的就是我想要提供的服務到底是什麼,才能有效的運用手邊的資訊提升消費者體驗的美好感受。

接下來這本書要來和大家聊聊小數據的兩面性,讓大家知道為什麼小數據可以寫出大數據。小數據有他的理性面與感性面,那在《小數據獵人》中談到的是小數據的感性面,理性面的部分主要是個人從自己的工作經驗中發現進而提出來的概念,通常我們在做行銷要了解我們到底要滿足消費者的什麼慾望,所以一定要去觀察消費者的需求,單純只想用數據分析,很容易會產生偏誤。在這本書中有談到所謂的 7C 流程,而我自己根據日常生活中的體會多加了 1C,變成 8C 流程。分別為:

  1. Collecting蒐集原始資料
  2. Clue 探索獨特線索
  3. Connecting 串聯線索的結果
  4. Correlation 尋求相關證據是否影響行為
  5. Causation 情感因果關係
  6. Compensation 補償與滿足
  7. Concept 合成整體概念
  8. Consumer Insight 消費者洞察

而本書作者也有提到當他去輔導歐洲某家青少女服飾品牌時,他深度蒐集原始資料、研究行為模式的故事,結果發現一件有趣的事,這些青少女早上 6 點起來都在用手機和同學討論今天上學要穿什麼,確認沒有撞衫,才會準備好去上課。可以發現,這個世代的青少女比起崇尚名牌,更重視同儕的資訊和觀感。於是,作者便協助這家服飾品牌發展出不同風格的服飾類型,連實體店面更衣間也設置各式風格,休息室也轉換成讓同儕可以欣賞自己穿上美麗衣服的伸展台空間,貼近這些青少女發展獨特自我的需求。調整過後,這家服飾品牌營收成長三倍,而且也將此做法拓展到不同國家,這就是充分運用到小數據感性面的部份。

而小數據的理性面,就必須講到數據的運營。就像我們所熟悉的王永慶賣米的故事,他也是從一筆筆紀錄下家家戶戶買米的數據,去推算哪一戶的米即將吃完了,主動聯繫客戶提供服務,而逐漸有了後來的成績,這本書不斷的和大家談數據運營,其實就是要告訴大家:有數據、有根據,我們才能做出有效的決策,最後和大家分享,如果想要打造一個卓越的產品和運營團隊,我們必須要有對用戶的充分理解、對數據的掌握、對商業的正確認知,最重要的要對產品有愛,

《設計的力量:如何讓百年老牌煥然一新》| Nala

我們每天在做的事情其實都跟設計息息相關,好的設計我們不一定有感覺,但壞的設計我們通常一碰就知道。設計其實就是學著把複雜的東西連結起來,讓他有一個好的連結可以去解決問題。而書中提到三個方向來觀察現實中的複雜性,進而發想設計創意:

  1. 棘手問題遍布四周

面對棘手問題時,我們可以善用心智圖把問題視覺化,同時設想解決方案必須考慮到的種種問題,排定它的先後順序。

  1. 後網際網路的時代

善用工具吸引你的閱聽族群,而不是只有傳統的行銷手段。

  1. 創造可分享的價值才是贏

我們必須在企業運作的所有領域裡創造價值,才能贏得成功,如同可口可樂在倫敦奧運時推出運用回收過後的寶特瓶,做出種種可再被利用的商品,提高民眾的環保意識。

至於如何做出有型的設計中,書中提到就是靈活運用,學習、創建和評估三件事,將快速失敗轉變為快速學習,先有結果、再來規劃,要邊做邊學,先做出產品的原型,再透過消費者回饋不斷修正,要開放、不要封閉,集中焦點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就像維基百科,他有固定的系統格式,但他也同時開放資料更新的功能,保持靈活的彈性。當然,設計不是某某部門或某位大師的專屬品,而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透過很多很多的連結,在現今世界中創造成長。透過觀察生活中待改善的各式問題,人人都可以當自己生活中的設計師。

歡迎關注


Facebook


Youtube


Weixin

聯絡我們 | 問題洽詢&商業合作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