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例會】戶外廣告與展場劇場的科技應用


workface taipei



【台北例會】戶外廣告與展場劇場的科技應用 | 馬蹄鐵創意專案經理李小超 & 口口實驗室互動工程師蔡銘

紀錄:盈中 、攝影:若蘭

前言

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MR(混合實境)、感測裝置等,人機間的「互動設計」越來越常見,除了被廣泛的應用在劇場、展覽、博物館等場域,因互動過程中所產生的「情感觸動」與「資訊傳遞效益,也常被應用於市場行銷、戶外廣告、店面設計,增加品牌的討論度及曝光度。

重點來了!行銷手法與互動科技要如何搭配?環境、技術、適時適地的內容該如何規劃?此次邀請幾位行家,透過現場生動、精彩的實務案例分享,將為對體驗行銷躍躍欲試的你,開啟一道不同的視野!

WorkFace Taipei x 錨點影音分享會,讓體驗行銷結合生活擦出精彩火花!

分享人介紹

李小超
馬蹄鐵創意專案經理

曾任藝次元互動專案經理,在而立之年時,選擇廣告行業當作人生另外一條跑道,誰知那是落入另外一個坑,而且還是頗大的坑。從活動公司,公關公司,廣告公司,繞了一圈以後,最後跌入互動設計公司擔任專案規劃經理,不變的是對這個行業的堅持與愛。

蔡銘
口口實驗室互動工程師

曾擔任藝次元互動科技公司研發製作部主管,目前是表演團體口口實驗室負責人。畢業於交通大學多媒體工程所,花費一年追尋遊戲開發的夢想後,進入戶外廣告多媒體業擔任互動工程師。從展場、發表會、大型燈光裝置到公司展示間,各類型的專案皆有涉略,累積不少實務經歷。

與談人簡介

馮鈺婷
錨點影音整合企劃總監

曾任天下雜誌群廣告部企劃主任、萬人展覽策展人,負責整合媒體價值及各版位特性與客戶內容行銷需求,創意研發產製原生廣告及整合傳播企劃。在越來越短的行銷週期中,相信影音具有深度記憶的溝通特性,致力找到影音產製與數位行銷的最佳作法,現擔任影音廣告企劃、導演、製作人、腳本分鏡師。

分享內容(以下以李小超蔡銘為第一人稱記錄)

互動體驗的有趣之處,在於品牌和消費者產生連結的過程

大家好,我是李小超。我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協助品牌發展互動式的體驗行銷,而「互動設計」對於我來說,其實就是運用新科技幫助品牌和消費者產生連結的方式。而一個好的互動案例需要具備那些特質呢?分別是良好的感官體驗、具備雙向性、容易接觸、宣傳性高以及具吸引力的贈品。而接下來我也將運用一些案例來讓大家更易於理解上述所提到的特質。

首先、先和大家分享 Mini Cooper 在 2010 年推出的體驗行銷活動,推出深具吸引力的汽車大獎,在當時吸引眾多民眾加入。而國外的玉米片零食廠商,則透過在戶外廣場放置互動式販賣機,當你作出販賣機指定的有趣指令,例如狂壓 100 下按鈕、在販賣機前跳舞、膜拜等等動作,就可免費得到一包玉米片,但我必須說有些指令國外接受的尺度會比我們高一些 (笑)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也會好奇台灣有沒有做過好玩的互動案例呢?當然有!和大家分享我和另外一位分享者蔡銘曾幫知名飲料品牌做的互動式販賣機,結合台灣人喜歡唱卡拉OK的喜好,找出各個年代的年代金曲讓大家在販賣機前高歌一曲。當參與者覺得參與體驗的感覺非常新奇有趣時,也會自動分享到Facebook或是Instagram等社群上。

好的互動式體驗關鍵不在新科技,而在於有沒有注入創意能量

很多客戶都會問我一個問題,互動式體驗行銷是不是都得要運用新科技才做得出來呢?其實不一定。就像大家看到右下角的這張圖,運用的互動方式是對麥克風吹氣而做成的一張圖,看起來的效果是令人驚豔的,但事實上卻沒有運用到所謂的高科技。對我來說,更重要的其實是在互動體驗中有沒有加入新的創意。另一個大家常問我的問題是,想要規劃一個好的互動式體驗需要考量哪些因素?對我來說第一件事是要思考規畫這個體驗的目的是什麼,再者是對象是誰,最後是體驗和品牌之間的適配度。而具備什麼樣特質的人適合從事體驗行銷的工作呢?我自己認為需要具備以下幾個要素:

  1. 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
  2. 可結合的觀察力
  3. 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4. 累積海量的案例
  5. 對產業的愛以及不退的興趣

這裡我也想鼓勵未來想要從事體驗行銷的人,可以去思考什麼樣的方式會比較具備有原創性,消費者也會比較願意去體驗具備創新思維的內容,多去觀察許多得獎的廣告背後的思維邏輯,也歡迎大家在會後和我們一同交流行銷經驗。以上是我的分享,謝謝大家!

以架構重新看待互動設計,將發現各個環節都有跡可循

大家好,我是蔡銘,一位軟體工程師。今天我將帶大家以架構的角度重新看待互動設計這件事。首先要談到的是「目標」,我們需要的每一個項目都要聚焦在目標上。第二個是「環境」,指的是線上或線下的操作空間,根據目標會決定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去操作互動。接下來透過「輸入」、「處理」到「輸出」的過程產生互動模式。

以下先跟大家分享華航之前舉辦的線上及線下抽機票的活動,在輸入的部分運用觸控攝影機記錄,處理則是透過資料紀錄、照片的合成以及抽獎機制來執行,最後輸出機票及明信片等產物。第二個案例是提提妍面膜,在這個案例中並沒有實質的輸入,但這個面膜告示牌要處理的事情可多了。像是要有肉眼辨識功能,再根據辨識告示牌前站著的人是什麼樣的身分,決定要輸出什麼樣的回應給對方等等。第三個案例是 teamLab 的兒童互動畫板,透過紙、筆、掃描器和平板輸入,做影像辨識及 3D 動畫等處理,最後輸出即時互動畫面。最後要和大家分享的案例是某國外家具,在現有的場地中透過觸摸產生投影畫面。透過「輸入」、「處理」到「輸出」的過程 ( 簡稱 IPO Model ) ,其實會幫助我們更有條理地分析互動設計的每個環節。透過 IPO Model 可以幫助我們:

1.分析與目標的契合程度

沒有一定對目標最有幫助的,但一定有不適合的。

2.分析執行環境的需求

不侷限於單純的場地,是僅次於預算外最常被遷就的對象。

3.分析執行所需要克服的事情

除了硬體規格與技術層面之外,也包含整個活動的安排與規劃。

4.分析變化的可能性

拆解成不同的模組,以更具系統性的方式去思考變化方向。

跨界交流,是一種相互踏出舒適圈的一種合作關係

目前的我也有一些跨界合作的機會,像是運用科技結合藝術、行銷及展場裝置等等。對我而言,跨界的關鍵是踏出原本習慣領域的舒適圈,在雙方相互理解的狀況下合作,因此是一種相互踏出舒適圈的一種合作關係。也祝福未來每一位想從事互動行銷領域的大家,都能突破自我的舒適圈,朝個人的理想之路邁進。謝謝大家!

歡迎關注


Facebook


Youtube


Weixin

聯絡我們 | 問題洽詢&商業合作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